現在位置 > 噶瑪蘭遊學系列 >少年噶瑪蘭嬉遊記 預約報名

一、套裝方案摘要表

下載次數:2257
特 色 系 列 噶瑪蘭水路系列 撰 寫 人 三星國小姚宗呈、清溝國小張素珍
方 案 名 稱 少年噶瑪蘭嬉遊記 聯 絡 電 話 03-9892026#10/0953971077
適 用 年 級 實施對象以四~六年級為主 e-mail yaotc63@gmail.com
方 案 時 間 一日遊 地     址 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5段86號
關 鍵 字 噶瑪蘭水路、利澤老街、流流社、冬山河    
行 程 概 說 1.簡要課程與景點特色描述
活動一: 老街導覽
古稱「利澤簡」的利澤地區,是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小村,因位處冬山河旁而成為宜蘭溪重要的貨物集散地,在清朝時期也因此相當繁榮,但隨著冬山河改道以及鐵路、公路等陸路運輸之興起,日益衰退的商業機能讓利澤街道逐漸蕭條。今日的利澤老街除保留包含利生醫院、永安宮等縣定古蹟外,隨著繁華落盡而歇業的利澤戲院也依舊矗立於老街,除此之外,街道上仍可見傳統閩南式亭仔腳古厝,以及巴洛克建築風格的樓房。

活動二: 攻炮城喀炮台
「攻炮城」的歷史淵源,已很難查考。相傳在清朝末年,國勢衰退,對外戰爭更是常吃敗仗,因此客家先民乃藉每年的元宵節舉行攻炮城活動,作為殺敵滅匪之象徵,也期望激起全民保鄉護土的意識,以共伸抵禦外侮的決心,同時也希望藉著攻炮城的勝利,舉家歡慶英雄本色。
所謂攻炮城,是在一根很高的帶葉竹竿上,綁上一個糊上紅紙的筒形竹籠,並在籠內安裝一小串爆竹,然後再由參加的炮手以火引燃手中的爆竹擲向竹籠,利用爆竹爆炸的威力炸破紅紙,再以火花引爆竹籠內的爆竹,對參加攻城的炮手之膽識與機智均是一種很大考驗,因此參加的炮手,各個莫不全副武裝,穿上厚長的舊衣服,以免被炮火炸傷。
早年的攻炮城活動,炮手自採用單粒的爆竹來攻城,時間與技術均需高度的配合才能成功,因此常有久攻不下的情形出現。隨著社會的進步,炮手的武器也大有改良,目前均使用長串的連珠炮來攻城,只要爆竹一掛上竹籠,利用不斷爆炸的威力,炸開竹籠引爆炮城內的小爆竹,使攻城的機率大大提高。但一長串的連珠炮如果沒丟準,就曾炸得各炮手滿地亂跳,大增比賽的樂趣。

活動三: 搗痲糬
麻糬大家都吃過,但是吃過自己搗的麻糬嗎!我們會將糯米蒸熟,大家一起同心合力將糯米搗成糊狀即大功告成,再加上特調花生粉就變成美味的麻糬~麻糬好不好吃全看大家通力合作後的成果嘍~自己搗的麻糬最好吃~

活動四: 永安宮媽祖婆
「利澤簡」是平埔族噶瑪蘭人的舊址,後漢人來此開墾,奉媽祖為庇護神,興建於西元1826年(清道光六年),為國家三級古蹟。有「溪南第一宮,開蘭人文廟」之稱。為八大庄居民的信仰中心。
座落利澤老街的「永安宮」,在歲月的洪流中,默默地見證著利澤簡的繁榮興衰。最早為福建沿海船民來台開墾,由湄洲祖廟迎請,恭請至船上的船頭媽(亦是本宮開基媽), 開基媽為清康熙皇帝欽點的十二尊媽祖, 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,後來請至利澤沙崙上由民眾請至民家中安奉,因為神威顯赫,十分靈感,故眾多信眾立廟供奉。本宮興建於西元1826年,為國家三級古蹟,經過多次翻修,成為今日廟體,經過本宮管理委員會與全體信徒議決,擴建廟體,成立擴建委員會,保留前面古蹟,魚就廟後方增建二層樓新廟,於2016年農曆十月十八日子時入廟。
永安宮的廟基與座向都是由媽祖指定的,朝西而不面向大海的媽祖廟,除了溪北的昭應宮外,在溪南則為永安宮,有「溪南第一宮,開蘭人文廟」之稱。

活動五: 走尪體驗
利澤簡永安宮,為利澤簡一帶居民的信仰中心。往昔這兒時常廟慶,幾乎天天扮戲,作戲時,村民總是往看戲的友人肩上一拍,邀其到家中作客,因此當時流傳著「田庄看戲換肉,利澤簡看戲換打」這句俗諺。如今每年農曆正月15日皆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八大庄繞境與「走尪」競走活動,成為利澤簡當地非常重要的廟慶活動。

活動六: 廣惠公傳奇-畫虎皮求平安
地方傳說,早年王公化身為商人,遠赴唐山訂購一張虎皮,唐山客搭船過黑水溝將貨送到台灣,依地址找到宜蘭縣五結鄉利澤地區,可是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找不到訂貨的商人,走了一整天實在太累,走進一間廟宇休息,醒來之後才發現跟他訂貨的正是五結鄉利澤簡廣惠宮的王公,後來更衍生當地子弟當兵前跟王公求虎皮保平安的習俗。

活動七: 林投童玩製作
在過去的農業社會,沒有現代化的玩具,所有玩具都是就地取材製成的,林投樹是海邊常見的作物,但你可能不知道,林投樹的樹葉可以拿來做林投喇叭,將去了刺的林投葉做成簧片,再依照農場的教學將葉子捲成管子,就能吹出聲響。還可以做風車唷!

活動八: 參訪噶瑪蘭文物館
透過噶瑪蘭人的生活文物展示,聽聽小故事,認識噶瑪蘭人沿溪傍水而居的生活智慧。

活動九: 拜訪噶瑪蘭舊社
【流流社】宜蘭舊稱蛤仔難或甲子難,正是平埔族用語噶瑪蘭(Kavalan)的音譯,『流流社』為宜蘭平埔族『宜蘭三十六社』當中,保存最為完整的聚落。後裔族人除了在此成立保有噶瑪蘭風味的民宿外,也設立了噶瑪蘭文物館,以平面的資料,展示噶瑪蘭族的特色與文化,同時透過體驗以及探索,讓遊客能更近一步了解到噶瑪蘭族的文化。

活動十: 船遊冬山河
搭配鴨母船體驗,行駛於冬山河舊河道上體驗「小河文化─噶瑪蘭文化之旅」,在20分鐘的遊河行程裡,聆聽解說冬山河流域及噶瑪蘭文化,最後駛進噶瑪蘭族的故鄉「流流社」,參觀噶瑪蘭的古厝,並於導覽葛瑪蘭族文化館,理解冬山河流域文明與歷史演變。
冬山河是孕育蘭陽溪平原溪南人文與歷史的河川,發源自新寮山,在太和附近進入平原,至清水附近由五結防潮閘門出口,流域包含冬山羅東及五結三個鄉鎮。其中中下游地勢平坦低窪,水患平傳,直至河道截彎取直,才得以改善淹水的窘境,但早期的旺盛漁業也因此告終,而原冬山河道最為迂迴曲折的一段,就在流流社附近,俗稱「崩崁仔灣」的地方。
附近河口、沙丘和沼澤地形的特殊環境,成為噶瑪蘭人架屋聚居的最佳地點,含豐富的魚或貝類資源,同時利用豐富的水量轉運各式物資至內陸其他各地,使利澤簡成為重要的貨物轉運站,更擁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。
「流流社」是目前平埔族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原居部落,附近的老人文康中心更陳列了噶瑪蘭人的生活文物,而他們倚靠環境濱溪傍水而發展出的生活智慧,已漸被世人遺忘。藉由結合本縣戶外教育的推展,在利澤文教促進會的協助與努力下,期望能將噶瑪蘭人的文化遺跡與歷史故事繼續傳承與延續。
2.說明教學行程規畫之教學理念
(1)增進親師生對噶瑪蘭人開墾史的認識,並培養文化認同,熱愛鄉土的情操。
(2)傳達噶瑪蘭人地生活智慧,促進噶瑪蘭文化的的保存與發展。
(3)落實在地鄉土文化的推展,體驗噶瑪蘭人的生活實際情形。
3.預期達成之學習目標
(1)學生能認識噶瑪蘭人開墾與冬山河之間的關係。
(2)學生能認識利澤簡的美麗與哀愁。
(3)學生能體驗噶瑪蘭人的生活智慧,並發表自己的心得。
(4)讓學生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,並啟發學生保護文化遺產。

二、教學行程表:

一日遊

時   間 行   程 負 責 人 地   點
活 動 名 稱 活 動 內 容
08:20~09:00 搭車前往利澤老街-利生醫院車上導覽 老師於搭車過程中,簡要介紹利澤老街、媽祖廟、噶瑪蘭人的故事,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。 帶隊老師 車上 利生醫院前下車
09:00~09:50 活動一老街導覽 活動二攻炮城喀炮台 於利生醫院前集合,藉由實地帶領了解老街發展的歷程與欣賞老街建築,同時體驗古早喀炮台的生活小樂趣。 利澤文教促進會講師 利澤老街、利生醫院
09:50~10:30 活動三搗麻糬 活動四永安宮媽祖婆 活動五畫虎皮求平安 活動六走尪體驗 1.由五農米蒸煮,體驗先民搗麻糬和利澤簡花生香氣。
2.由利澤文教促進會講師帶領學生導覽永安宮,認識媽祖文化的在地重要性。
3.無形文化走尪體驗。
4.透過彩繪手臂虎皮,為學生集「福」求得好勇氣。
利澤文教促進會講師 利澤老街
11:30~12:30 午餐時間 充電再出發 利澤文教促進會講師 利澤老街
12:30~14:10 活動七林投童玩製作 活動八參訪噶瑪蘭文物館 活動九拜訪噶瑪蘭舊社 1.來製作林投童玩,傳承先人的智慧。
2.透過噶瑪蘭人的生活文物展示,聽聽小故事,認識噶瑪蘭人沿溪傍水而居的生活智慧。
3.參觀保留最為完整的噶瑪蘭原始聚落,並認識跟噶瑪蘭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。
利澤文教促進會講師 噶瑪蘭文物館
14:10~15:10 活動十船遊冬山河 坐船悠遊於冬山河上,聆聽冬山河的故事,寧靜的整理歸納豐富的學習旅程。 利澤文教促進會講師 冬山河
15:10 滿載而歸

三、教學參考資源

教 材 名 稱 教 材 照 片 內 容 簡 介
悠遊流流社 導覽手冊電子書 噶瑪蘭人的文化為蘭陽平原開發中的重要一環,而本手冊的誕生讓逐漸被遺忘的噶瑪蘭文化,開啟一到友善之門,為孩子接續一條噶瑪蘭文化的傳承之路。 http://lyoe.ilc.edu.tw/image/1652425782.pdf

四、收費說明

活 動 名 稱 活 動 內 容 經 費 預 算 (元) 備     註
「少年噶瑪蘭嬉遊記」 詳如「少年噶瑪蘭嬉遊記」-教學行程表 每梯次限額30名,活動費用每人550元整 請於活動3週前,辦理事先預約

五、預約及聯絡資訊

編 號 單 位 名 稱 聯 絡 人 預 約 電 話 單 位 網 址 & 地 址
1 宜蘭縣利澤文教促進會 負責人 林文明老師 0926815671 宜蘭縣利澤文教促進會Facebook
268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村利澤路54號
mail:a815671@yahoo.com.tw
電話:03-9505790

六、行程建議與注意事項

(一)教學準備及聯絡方式提示等。

請見附件「少年噶瑪蘭嬉遊記」-戶外教育家長通知單。

(二)教學時間提醒或交通等。

「少年噶瑪蘭嬉遊記」-戶外教育實施計畫。

七、教學參考網頁

(1)五結鄉公所 https://ilwct.e-land.gov.tw/Default.aspx

(2)悠遊噶瑪蘭水路

八、教學方案設計

「少年噶瑪蘭嬉遊記」--主題教學方案設計

設 計 者 姚宗呈 適用教學對象 國小4 至6年級
協 作 者
結合學習
領域
社會、藝文領域 教 學 時 間 一天合計6節課
參考資料
來源
設 計 理 念 「流流社」是目前平埔族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原居部落,附近的老人文康中心更陳列了噶瑪蘭人的生活文物,而他們倚靠環境濱溪傍水而發展出的生活智慧,以及利澤老街早期繁榮的景象,已漸被世人遺忘。
因此,本套裝行程希望以戶外教育方式將利澤老街及流流社做為行動教室,以噶瑪蘭人及老街在地人文作為學習素材,增進親師生對噶瑪蘭文化的認識,讓早期利澤簡原有的繁榮,戲院、古建物及古廟宇等做為最好的見證。
期待以實地的了解與體驗,能將噶瑪蘭人的文化遺跡與歷史故事繼續傳承與延續。讓這看似寧靜卻充滿宜蘭味歷史故事的土地,能開啟孩子對宜蘭這片土地的情感連結,落實愛鄉愛土的真實情感。
落實SDGs指標 17. 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
15. 保護、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,永續的管理
對應12年國教核心素養學習重點 領 域 核 心 素 養 社-E-A2 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、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,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,並思考解決方法。
社-E-B3 體驗生活中自然、族群與文化之美,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。
社-E-C3 了解自我文化,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,關心本土及全球議題。
學 習 內 容 1a-Ⅱ-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、差異或變遷現象。
1b-Ⅱ-1 解釋社會事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。
2b-Ⅱ-1 體認人們對生活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感受,並加以尊重。
3a-Ⅱ-1 透過日常觀察與省思,對社會事物與環境提出感興趣的問題。
3c-Ⅱ-1 聆聽他人的意見,並表達自己的看法。
學 習 表 現 Ab-Ⅱ-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,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、人文環境相互影響。
Ab-Ⅱ-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,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。
Ca-Ⅱ-1 居住地方的環境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而改變。
Ca-Ⅱ-2 人口分布與自然、人文環境的變遷相互影響。
學 習 目 標 (1)學生能認識噶瑪蘭人開墾與冬山河之間的關係。
(2)學生能認識利澤簡過往的繁榮與現有的純樸。
(3)學生能體驗噶瑪蘭人的生活智慧,並發表自己的心得。
(4)讓學生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,並啟發學生保護文化遺產。
融 入 議 題 戶E5參加學校校外教學活動,參訪生態、環保、地質、文化…的戶外學習。
環E3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進而保護重要棲地。
科E4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,並養成正向的科技態度。
節次 活 動 名 稱 教學活動流程 時間
分配
學習資源 融入議題
第一節 活動一
老街導覽
活動二
攻炮城喀炮台

活動一 老街導覽
1.話說利澤簡-介紹利澤老街歷史人文、風俗民情:
「利澤簡」的地名來自平埔族噶瑪蘭人利澤簡(Hedecanan)社,意指「休息之地」。由於利澤簡位於冬山河旁,水路上通冬山鄉,下接冬山河口的加禮宛港,而成為宜蘭溪南重要的貨物集散地,也造成了利澤簡的商業繁榮……。
※老師提問:
(1)「利澤簡」地名的由來?
(2)利澤簡早期商業繁榮得原因是?後來為何沒落?
2.介紹老建築:利生醫院是利澤簡老街的地標,為最早的西式建築,創建於西元1920年,原為利澤簡信用組合,之後曾作為輕便車站、五結鄉農會,現為利生醫院。
※老師提問:利澤老街人們的祭祀是什麼呢?他可以做什麼呢?
活動二 攻炮城喀炮台
1.活動說明:媽祖指示攻炮城就能驅走邪魔,地方照辦後果然嚇阻瘟疫,因而流傳至今。
以前的炮城較簡陋,由木材製作,以三根竹竿支撐。將小排砲瞄準後丟擲,如成功攻入城門引燃城堡內火藥及鞭炮,代表攻下炮城,可獲獎賞。
2.進行攻炮城喀炮台體驗活動。

60分

第二節 活動三
永安宮媽祖婆
活動四
畫虎皮求平安

活動三 參訪永安宮
1.由協會講師帶領小朋友參訪利澤簡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─永安宮。
漢人來此開墾,奉媽祖為庇護神,於清道光六年興建本廟。位於利澤老街上的永安宮可說是蘭陽溪以南的古廟宇,其香火鼎盛,為遊客不可或缺的朝拜點。
2.老師提問:
(1)永安宮主祀神明是誰?
(2)永安宮有幾年發展歷史?
活動四 畫虎皮求平安
1.早期父母親「希望孩子能變勇敢!」會帶著孩子求虎皮,但虎皮怎被求光。後改以在臉上彩繪「小福虎」,也希望求虎爺能保佑孩子平安長大。
2.進行畫虎皮活動。

60分
冬山河利澤簡景點資源

第三節 活動五
舞弄三太子
活動六
林投童玩製作

活動五 舞弄三太子
電音三太子是臺灣近來興起的表演文化,為流行音樂、舞蹈、次文化與傳統民俗藝陣三太子的結合。
1.由協會講師示範電音三泰子的基本步法。
2.進行電音三太子與神尪舞體驗。
活動六 林投童玩製作
1.說明:林投是生活中常見植物,他的葉子纖維很長,所以可以用來編織物品。但要小心先把兩邊的硬刺給剪掉,以免刺傷。
2.老師帶領學生以林投葉製作喇吧、風車、戒指等。

60分

第四節 活動七
參訪噶瑪蘭文物館

說明:「利澤文教促進會」為保存噶瑪蘭文化,在流流社興建「噶瑪蘭文物館」,陳列有噶瑪蘭族的:
1.居住的生態環境介紹。
2.生活起居用品及文物介紹。
3.生活型態與生計型態介紹。

60分

第五節 活動八
拜訪噶瑪蘭舊社

講師導覽:
1.流流社是目前保留較完整的噶瑪蘭聚落,是位於宜蘭五結鄉的流流社與冬山河下游的加禮宛社。
2.門口最大顆的大葉山欖樹,據聞這是馬偕博士來此傳教時栽種的。
3.噶瑪蘭人擅長以香蕉纖維織布,簡單的十字交叉紋織法。
4.住屋主要以竹、木、藤、茅草為材料,為避免潮濕、瘴氣所以離地稍遠。
※老師提問:
1.噶瑪蘭族人的舊社,保存最為完整的是哪裡?(流流社)
2.噶瑪蘭人喜歡種植的樹有哪些?為什麼?如:刺桐樹、大葉山欖、麵包樹、苦楝樹等。
3.噶瑪蘭人用哪一種樹的果實,來燉排骨或者煮成甜品?
4.流流社建築得特色有哪些?
5.噶瑪蘭人織布用的特殊材料是? (香蕉絲)

60分

第六節 活動九
船遊冬山河

從冬山河親水公園搭船遊河,聆聽東山河的故事,並讓心靈沉澱,回顧與歸納一天學習內容與歷程,並做分享。
※老師提問:
1.經過一天的學習,你最喜歡的活動是?為什麼最喜歡?
2.噶瑪蘭人的哪一項生活智慧是值得學習的?
3.你想跟大家分享的是?

●本套裝行程方案結束,師生於碼頭下船,搭車回學校。

60分

戶外教育家長供知單及參考計畫


「少年噶瑪蘭嬉遊記」-戶外教育家長通知單

    少年噶瑪蘭嬉遊記
上一頁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