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動計畫成果分享 首頁 推動計畫成果分享
 
推動計畫成果分享

成果名稱

3-1(南安國小)兒童繪本與影像開麥拉

成果時間

111年8月1日~112年7月31日

成果理念

一、申請計畫內容簡述
本計畫延續發展幾年的海洋繪本計畫,從1.兒童繪本與影像開麥拉。2. 漁港海邊出發。3. 當海洋遇上攝影.繪本.微電影,帶領學生進行五個主題的探索,分別為主題(一)海洋記事簿、主題(二)「攝記」海洋~兒童攝影美學營、主題(三)「鯖」澈之海~海洋文學繪本創作、主題(四)「微」觀海洋~海洋故事影像記錄及主題(五)滿載而歸~成果發表的計畫活動。結合攝影.繪本創作及微電影,發揮學生創意.想像力,接觸更多元學習,形塑帶著走的學習力,建立對在地漁村文化的了解及繪本的基本概念,進行小書創作練習。進行四個主題的教學及學習,建構學生影像處理能力。

二、實施過程(質化說明)
數位及影像學習為未來趨勢,本計畫課程規畫主要分為繪本.攝影及微電影三部份。透過本計畫的執行,從文史工作者的經驗分享.傳承,走讀社區,從熟悉的在地漁村文化開始,以南方澳地圖影像,引導學生進入熟悉的漁村的世界歷史舞台情境中,再進行小小書的製作及紀錄,建構學生對影像及繪圖有基本旳認知。帶領學生走讀社區,認識在地故事,請繪本作家協同進行學習指導,繪製繪本。再則,微電影的部份,以南方澳社區及情境走讀及影像紀錄,帶領學生參與社區的認識及學習記錄,在張志弘校長及游佳鈴主任.林穎秀老師的指導下,進行影像的紀錄拍攝及剪輯的學習,體驗百年漁村的點點滴滴,聆聽漁村小人物的大故事。學習過程中,經歷許多的考驗,長時間的學習創作及時間壓縮,師生的課程安排適應調整,慢慢依計畫目標,引導學生一一完成,做較完整的影像紀錄。是非常珍貴的學習歷程,也建立優質的學習素材及模組。另外,兒童攝影美學營的部份,邀請指導學生獲獎無數的張志弘與校內老師協同,帶領師生學習攝影的基本概念及分享說明,並進行走讀操作,讓學習者在走讀社區及生活情境中,藉由拍攝照片,體驗影像紀錄的專業及趣味性,進而提昇對生活的覺察能力及紀錄能力,落實生活,也影響他人,讓生長環境變得更好,同時落實十二年課綱的「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」,符合SDGs4優質教育之永續發展,引導師生共同為所處的海洋情境達到SDGs14<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,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>而努力。

三、計畫成效自我評估與檢討
(一)計畫無法解決之問題說明(若有,請說明所遭遇到困難或挑戰)

  1. 因應科技化,資訊設備應用,提供數位化.載具.素材的準備.材料包等的學習方式,計畫學習如期執行。並利用之前累積的學習成果,數位化電子書,透過更多元的媒材及活動設計,提升學習成效。
  2. 本計畫內容以繪本創作.微電影.攝影三大主軸為創新嘗試課程,需具專業性知能,執行多年,不斷透過專業講師及專業人士,協同校內老師,共同帶領學生做各主題教學,提昇師生各項能力.累積經驗,難能可貴。惟經費及時間上較局限,外聘講師專業指導時間有限,但藉協同教師的紀錄.資料整理及課後的持續性陪伴.引導,讓課程及教學模組較具完整性。期能將多年發展繪本數位化,建立在地資料庫,透過更多的操作學習.調整方式,讓教學更能事半功倍。
(二)總體自我評估與檢討(說明整體效益評估與檢討)

檢視計預期效益:

  1. 可經由田野調查及影像記錄,藉由實地觀察與體悟,提升學生對海洋生態問題的意識,增進師生對海洋環境變遷的了解。
  2. 透過海洋文學繪本創作課程,發展海洋特色課程,並能將課程模組化,供其它非臨海學校推動海洋教育教學運用。
  3. 能貼近學生生活經驗,結合社區資源,建構海洋生態資源博物館鏈。進而發展在地海洋教育特色課程,促進師生親近海洋、瞭解海洋、關心海洋,並提升學生海洋教育正確的態度與知能。
  4. 藉由觀察、實作、創作與分享,培養成主動觀察、問題解決的能力。
  5. 透過紀錄片呈現與課程教材發展,讓孩子學會識讀媒體與思辨、發現家鄉環境議題,進而內化成熱愛家鄉的情操。

逐項檢視,從教師教學歷程及師生互動分享過程,回應計畫預期效益,提升師生創作能力,獲益良多,也讓學生累積寶貴的學習經驗。去年參賽作品-珊瑚手鍊之謎,獲得教育部肯定,得到第二屆海洋科普繪本佳作;111學年度宜蘭縣環保局辦理環境教育繪本創作,作品<<漫遊漁村>>獲得第二名。鼓勵師生勇往直前,繼續努力,培養敏銳觀察力,創意發想.循序漸進,發現生活及學習情境中的事物,透過繪本.影像呈現.表達出來。

成果圖片

3-1(南安國小)兒童繪本與影像開麥拉

檔案下載

3-1(南安國小)兒童繪本與影像開麥拉
DOWNLOAD

下載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