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位置   首頁 課程介紹 團結大豐收-牽罟
 
團結大豐收-牽罟 2012-03-13
 

景點地圖


顯示詳細地圖
 

景點概說

        無尾港地區居民的食材部分來自海洋,旱地與水田的耕作,一則有佃農的約束,二來產量低,能提供養家餬口已然感謝老天爺了,而經濟來源幾乎全數依賴海洋,先祖遺留的智慧告訴子孫,適期適作於年度內的捕魚行為。為漁村帶來驚人的經濟效益
無尾港地區東臨太平洋是台灣重要漁場,通過蘭陽平原外海的太平洋黑潮,吸引豐富的魚群到龜山島與北方澳山崖之間的海域洄游, 清明至秋分時間為牽罟期, 24小時都可作業,以前漁獲量大,一天4〜5000斤是很正常的(牛港參、紅尾冬都有)。牽罟是一種在岸邊,利用漁船將網具載運出海圍成ㄇ型後,利用人力往後拉至岸上的捕魚方法,在技術不發達且沒污染的時代,憑著經驗與豐富的漁場,讓耆老口中敘述出傲人的成績。牽罟是一種集合眾人之力方得完成的漁撈活動,故牽罟也是早期社區總體營造的一環,因為牽罟活動行為,先祖發展諸多智慧,是故,天在養人,同時人也敬天,畢竟農業時代是天人合一的年代,也是尊重自然表現無遺的時代。
 

學習目標

1、能認識在地先民的生活方式。
2、能體認懷舊的深層意義與體驗生活文化價值。
3、傳遞與延續愛鄉愛土的火把,教育後代子孫飲水思源,尋找先民的生活軌跡。
4、能培養尊重大自然進而愛護家鄉環境
 

注意事項

1、每年農曆3月起至8月底為牽罟的時節,因這段期間海象較穩定,到了9月份東北季風吹起,海浪變大即不適合牽罟作業,建議時間點為國曆6月至10月。
2、潮汐關係到漁獲量,所以盡可能選擇滿潮時間。
 

教材內容

活動別   教學活動說明   教學時間   參考資料
團結大豐收-牽罟-1  大坑罟社區導覽
(1)大坑罟社區居民組成
(2)社區生活環境巡禮
    實地踏查
120分 大坑罟社區是一個漁村聚落,面積約5公頃,位在東太平洋海岸沙丘旁,其最大特色是其坡地地形,所形成的聚落空間,高程較高,視野展望佳,住戶房舍沿坡地地形興建,早期房舍都以七星嶺之黑頁岩板建造,隨著時代進步,傳統石板屋建築都已改建,目前尚有幾戶,零星保存,住屋以座東向西呈長條狀排列,家家戶戶有庭院,穿梭在其間,令人時有驚艷,社區聚落內尚未有都市計畫道路開闢,仍保有完整地理紋路。
社區聚落的變遷
大坑罟社區早年雍有東西縱深廣闊沙岸地形,由於全球溫室效應影響,海平面上升,海岸流失嚴重,加上民國四十七年噶樂禮颱風過境,將整個海岸沙丘流走三分之二,民國五十年代連續幾次大颱風(歐珀、波拉密、娜莉),新城溪潰堤,河流改道,將整個海岸沙丘流走(也流走住戶房屋),由現在的「生態池」附近出海,「生態池」原是沙丘,河水將之沖去,形成一個大水池,後來河道又改回原處出海,「生態池」外又淤積成新的沙丘,形成新的防風林,目前社區住戶離海岸高潮線,只有三、四百公尺。

團結大豐收-牽罟-2 牽罟活動解說
(1)牽罟活動由來
(2)牽罟的注意事項
40分 「生態池」池底有湧泉湧出,長年池水不乾,疑是七星嶺之泉脈,由於距離海岸只有二、三百公尺,每當颱風過境,海水會漫過沙丘灌入,隨季節變化形成海、淡水特殊生態景觀,生態池內水生動植物資源豐富,每年侯鳥季節時,總吸引水鳥成群覓食,屬於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範圍,四周設有賞鳥步棧道,及平台涼亭,靜宓的景緻,加上可以遠眺形成多層次的風景,自然環境良好。
團結大豐收-牽罟-3 牽罟體驗
(1)揚帆出海
(2)吹罟 螺
(3)螺聲庄頭響
(4)腳手拼先走
(5)扯網第一名
(6)尾針鎖先贏
(7)沙埔蜈蚣走
(8)海底圍布城
(9)向前一直衝
(10)牽罟倒退行
120分鐘 ※大坑罟社區發展協會地址:
宜蘭縣蘇澳鎮存仁里大成路14號
 

聯絡資訊

單位名稱 大坑罟社區發展協
  聯絡人 陳日方
  電話 0918340988
  開放時間 每年6月至9月
  收費明細 一次活動15000
 

網頁連結

宜蘭縣蘇澳鎮大坑罟社區發展協會部落格